[導讀]浙江全省有130萬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當?shù)亟邮芰x務教育,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達到75.6%。而對于中國許多大城市的隨遷子女來說,進入當?shù)氐墓k學校甚至是重點學校難度不亞于取得高考資格。 中新網(wǎng)杭州10月31日電 (記者 馬海燕)江蘇靖江女孩趙嘉琪過去兩個月成了浙江的“名人”。作為浙江“省內”第一份異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收到者,她今年9月進入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烹飪工藝與營養(yǎng)專業(yè)以來,不斷收到記者的采訪請求。 去年底中國各省市公布紛紛公布“異地高考”方案。浙江的方案規(guī)定,從2013年開始,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具有在浙高中學籍、并有完整的高中階段連續(xù)學習經(jīng)歷,可就地報名參加高考并享受與浙江省戶籍學生同等待遇。 據(jù)統(tǒng)計,2013年浙江可參加高考的外省籍畢業(yè)生,普高有3800余人,職高7000余人。而當年首批在浙江參加高考的外省籍學生為984人,報名人數(shù)占全國隨遷子女考生總數(shù)22.4%,實際錄取人數(shù)650人。趙嘉琪是其中之一。 趙嘉琪說,自己從小學三年級就因父母工作原因從家鄉(xiāng)轉學到杭州,初中進入了當?shù)匾凰褶k學校,但學習成績不是理想,進入職高就讀,在高二選擇工作還是高考時,父親覺得她還小決定讓她高考。趙嘉琪的父親本想決定在杭州買房辦戶口以解決高考門檻問題,“異地高考”政策一出,趙家取消了買房計劃,而趙嘉琪也順利入學。 趙嘉琪等人能夠升學的前提是在浙江具有完整的高中學習經(jīng)歷。據(jù)了解這在浙江并不困難。這些年浙江已逐步建立起流入地政府為主、公辦學校為主、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政策體系。據(jù)統(tǒng)計,2006年以來,浙江先后對符合條件的進城民工子女免除學雜費和借讀費、課本費。2009年以來,各級財政累計投入16.9億元人民幣,完成民工子弟學校建設改造項目172個。各地鮮有拒絕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的問題。 目前,浙江全省有130萬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當?shù)亟邮芰x務教育,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比例達到75.6%。而對于中國許多大城市的隨遷子女來說,進入當?shù)氐墓k學校甚至是重點學校難度不亞于取得高考資格。也因為如此,浙江經(jīng)驗引起了教育部()高度重視。如果都能在流動人口流入地接受公平的教育,對于接下來的中、高考改革推進的意義不言而喻。 “我們本著‘積極而又條件’的原則,按照分類把關、分級管理、就地升學的思路即高考條件全省統(tǒng)一、中考政策由各市縣區(qū)別制定,根據(jù)自己的承載能力,研究制定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浙江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韓平說,浙江并沒有硬性指標,但各市縣完成得非常好,隨遷子女在當?shù)厝雽W都沒有問題。 當然,韓平也承認,在大規(guī)模接受隨遷子女入學后,對浙江本地的教育也產生一定影響。比如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就是“小班化”,浙江本來前些年已經(jīng)做得不錯,班級控制在30人以內沒有問題,但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多,許多30人的班級要增加到40多個人甚至50人,這種情況下,浙江教育廳仍然要求各學校首先保證所有孩子都有書讀。 調查還發(fā)現(xiàn),在有著2200萬流動人口的浙江,隨遷子女壓力最大的是小學階段,義務教育小學段外來人口占全部小學生的25%,但在初中這一段比例就降至10%。原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一般初中就轉回家鄉(xiāng)去了,準備參加升學考試。所以,在“異地高考”放開的大背景下,壓力最大的是來自中小學階段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全面開放和均衡。 韓平認為推進教育公平還需從深層次上做到如下方面:第一,深入推進義務教育發(fā)展基本均衡縣工作,重點抓好標準化學校建設;第二,大力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特別是加強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進一步促進大城市優(yōu)質教育資源向農村中小學校廣泛輻射;第三,積極推進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工作;第四,在繼續(xù)做好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殘疾兒童教育工作的同時,探索構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 “促進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永恒任務,是教育人的永遠追求。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表n平說,我們不僅要重視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更要注重結果公平,努力實現(xiàn)更高質量的公平。(完) (中國新聞網(wǎng))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4年75所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
·高考對英語的“放生”旨在“放活”英語教學
·奇葩校規(guī):大學生上課必須背書包
·港澳臺就讀的內地大學生被納入醫(yī)保范圍
·英語教師談中高考改革:未被征意見 有些難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