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回鄉(xiāng)體驗豫東春節(jié)習俗:給長輩送自家餃子 一些記憶,穿越歲月風塵而歷久彌新;一段歲月,趟過歷史長河而亙古不變;一種習俗,經(jīng)過大浪淘沙而熠熠生輝……在豫東平原上的一些農(nóng)村里,迄今還保持著數(shù)千年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習俗,年三十的夜里,人們往往通宵不眠,或者只睡三四個小時,只為年初一凌晨時分,燃放鞭炮驅(qū)趕瘟神惡鬼;而年初一的早上,往往天未亮時,輩分低的便會結成群,挨個向年長者串門拜年,歡聲笑語伴隨著裊裊炊煙,從各個村落里冉冉升起…… 春節(jié),對于豫東的兒女而言,不僅是家人團圓,還是與兒時玩伴、親朋好友的團聚。我所在的那個村,雖然有近百戶人家,但相互之間如同一個大家庭,更是從高到低排出了數(shù)代的輩分。 早在春節(jié)前十幾天,我就訂了大年初一最早的一班機。按照計劃,飛機8時起飛,10時就能到鄭州。從鄭州到我豫東的老家雖然有200多公里,但全程都有高速,所以,大年初一下午1時前,就能趕到家團圓了! 除夕中午,放鞭炮吃餃子。可不是自家吃自家的餃子,而是晚輩要端著自家做好的餃子,送給長輩。據(jù)說,當年村里很窮很窮,過年很難吃上餃子,送餃子是晚輩向長輩表孝心的一種方式,就延續(xù)至今了。 過年最為重要的一項習俗就是放鞭炮。放完鞭炮時,往往才凌晨三四時,這個時候就不能睡了,各家各戶要點上長明燈。家中的不管大燈小燈,都要打開,而且還要點上拜神的蠟燭,由于要一直點到天亮,所以各家各戶的蠟燭都非常大,有的甚至有半米高。據(jù)說是鞭炮驅(qū)走瘟神惡鬼后,家中有燈光,瘟神惡鬼就不敢再回來了。 年初一日出前,同一輩分的人開始三五成群,挨家挨戶向高一輩分的人拜年了。初二起,便開始串親戚了。按照老家的習俗,初二要到岳父家探親,最遲初三或初四可以給岳父母拜年。由于要迎接姑爺,初二就要“開鍋”,也就是“開年飯”(豫東的習俗是初一不能吃葷,必須吃素),是新年伊始最隆重的一頓。 豫東人好面子,不管有多少人就餐,一般至少要先上8個涼菜,是為“下酒菜”。男人們開始上席而坐,互相劃拳敬酒,等到酒過三巡后,開始陸續(xù)上熱菜,熱菜一般也要4個以上。 迄今為止,豫東仍然保持著一個陋習。在宴客過程中,女人是不能入席的,只有男人才能入席就餐。女眷一般是另開一個小桌子,弄些下飯菜即可?,F(xiàn)在,這一陋習在慢慢改變,有些家庭開始允許女眷入席。文/記者 王飛 (廣州日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七成受訪市民春節(jié)娛樂開銷低于千元
·假期學生成整形美容生力軍 八九歲孩子割雙眼皮
·放開單獨二孩在潮汕地區(qū)引起熱議 商家欲改鋪面
·記者回鄉(xiāng)體驗豫東春節(jié)習俗:給長輩送自家餃子
·假期學生成整形美容生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