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高考志愿填報都讓家長和學生頭痛,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太多,總是左右為難,舉棋不定,綜合各種因素開發(fā)自身潛能 填報好高考志愿。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己的“最佳”專業(yè)?在確定“最佳”專業(yè)時,應該考慮哪些現實因素呢? 高考(課程)志愿是指高考考生在選擇自己愿意就讀的高校與專業(yè)時,按規(guī)定向招生部門和高校就自己的決定所表達的書面意見。通過填報高考志愿,一方面,考生表達了自己的要求,包括希望就讀于哪種學校、哪所大學,喜歡什么專業(yè)等;另一方面,各高校又以學生填報的志愿為其錄取的基本依據,從眾多的報考者中擇優(yōu)選拔合格的新生。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這種“雙向選擇”,正如人們求職、找工作實行的“雙向選擇”一樣。 志愿填報是高校招生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無論對考生還是對學校和招生部門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高校錄取新生,既要以文化成績?yōu)橹魅婵疾閷W生的德智體條件,又要切實尊重考生志愿。對文化成績上了線的考生,學校應嚴格按志愿錄取。特別是實行學生繳費上學,畢業(yè)后自主擇業(yè)的高教體制后,考生志愿將更加受重視、受尊重。因此,高考志愿不僅極大地關系到考生能否進入相應理想的院校、專業(yè),關系到高校能否挑選到合格的學生,更關系到國家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忌?、家長、學校乃至社會都應重視填報志愿這一環(huán)節(jié)。 但是,在近幾年招生中,卻出現了有的學校(專業(yè))報考人數過于集中,有的學校(專業(yè))第一志愿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為計劃招生人數的 2倍、3倍乃至4倍、5倍之多,“撞車”現象嚴重;而有的學校某些專業(yè)卻很少有人或無人填報。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一些考生和家長對高等學校的專業(yè)設置情況、畢業(yè)生的使用情況以及社會需求缺乏了解,同時更重要地是對自己的潛能和優(yōu)勢也缺乏清楚地了解。因此高考志愿出現了很多誤區(qū),如爭擠熱門傾向,“錢途”傾向,包辦傾向,盲目攀比傾向,名校傾向,興趣至上傾向等。陷入這些誤區(qū)并最終使考生上演“悲劇”,無不和忽視個人潛能發(fā)展相關。 但由于志愿填報是個復雜問題,受“雙向選擇“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人生第一次重大決策時,在選擇未來“最佳”專業(yè)時,要綜合考慮和研究很多因素,但概括起來應是兩大因素:一是外在的現實因素,也可以認為是短線因素,二是內在的個人潛能發(fā)展因素,也可以認為是長線因素。對不同的考生而言,這兩大因素之間雖然有機地結合比較困難,但為了不至于“悲劇”重演,如何把握招生實際情況,又能立足長遠發(fā)展,我們分別根據不同考慮因素提供相應建議,供高考生參考。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高考志愿填報:如何使用參考資料
·志愿填報中數據分析的誤區(qū)及應對策略
·高考改革對志愿填報會有什么影響
·生涯規(guī)劃應該從填報高考志愿時開始
·新模式下高考填報志愿梯度如何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