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上海高院對“復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故意殺人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判決書稱,辯護人認為黃洋死于二甲基亞硝胺證據(jù)不足不能成立,對黃洋死因重新鑒定不予準許。(詳見今日快報封9版) 在外界的強烈關(guān)注下,“復旦投毒案”二審終于宣判,被告人林森浩被判處死刑。筆者發(fā)現(xiàn),對此案件的討論,一些人的目光已經(jīng)偏離了法律視角,轉(zhuǎn)向了對被告人家庭環(huán)境、成長歷程等方面的討論,更為極端是,林的父母被推上了道德審判臺。 其實,對于該案的考量,應該恪守法律角度,被告人林森浩行為性質(zhì)的界定,需要通過法律來衡量和審視。不管是公眾還是媒體,都不該將目光聚焦在林森浩父母身上。 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在努力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林森浩的父母也不例外。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正是林森浩父母家庭教育方式的欠缺和不足,才讓兒子的成長環(huán)境偏離正常軌道,從而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但是,即便父母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響,卻不可能會左右他的意志,慫恿他成為殺人犯。 如同馬加爵案、藥家鑫案一樣,當高校精英成為“劊子手”時,很多人都會將他們的父母推上道德審判臺。于是,媒體的閃光燈的聚焦,公眾的憤怒聲音指向,似乎他們應該與自己孩子的罪行“連坐”。對這些父母而言,孩子的暴力、血腥行為并非他們的意愿。面對孩子的殺人罪行,他們也是受害者,只是這種痛楚已被外界的憤怒譴責之聲湮滅。 如今,伴隨案件的宣判,一些人再次聚焦林森浩的父母。可是,他們不應該為林森浩的瘋狂舉動埋單,也不可能以道德的名義來為孩子贖罪。案件已經(jīng)塵埃落定,林森浩必然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但是旁觀者不要再將憤怒潑向其父母,而是回歸到案件本身展開思考和討論。 山東 劉建國(法院工作者)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guān)閱讀:
·“復旦投毒案”不該趨向道德審判
·57%受訪者稱碩士研究生學歷含金量下降(圖)
·時評:研究生教育以質(zhì)量為核心以改革為動力
·考研機構(gòu)卷錢跑路 學生2萬多學費打了水漂
·男子網(wǎng)購考研答案轉(zhuǎn)售 被剝奪政治權(quán)利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