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女孩辭職陪父度最后時光 照顧老人天經(jīng)地義怎成新聞 在長城上,胡雪瑩攙扶著瘦弱的父親。(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得知父親患癌后 胡雪瑩辭職照顧父親共度最后時光 因家境困難,18歲的湖北黃岡女孩胡雪瑩在高二時輟學開始了打工生涯。闖蕩10年后,她在上海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并安家。 8月,得知父親患癌后,她決定辭職,帶著78歲、坐在輪椅上的父親去北京旅游,并“抱”著父親爬上了長城。當很多人都在熱議她的付出時,胡雪瑩說想不通, “照顧老人這種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就跟穿衣吃飯一樣,怎么會成為新聞呢?” 被媒體報道后,胡雪瑩感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打擾,也違背了她當初一心陪伴父親的初衷。 “我很樂觀,父親也很樂觀” 廣州日報:你父親現(xiàn)在狀況怎樣? 胡雪瑩:我們在外面待了5天,去了北京很多地方。在北京的時候,我父親特別開心,回來后,這兩天狀態(tài)又不是很好了,醫(yī)生說需要調(diào)養(yǎng)。在家他老是閑不下來,今天拿掃帚掃地,后來還摔倒了。我們收拾碗筷、劈柴,他都想來幫忙,他還惦記著家里的農(nóng)活。 廣州日報:得知病情后他自己心態(tài)還好嗎? 胡雪瑩:因為腫瘤壓迫神經(jīng),他現(xiàn)在左邊都麻木了,右手拄著拐杖。我父親辛苦了一輩子,但是是個快樂的樂觀主義者,唯一不好的就是他抽煙抽了這么多年,到如今查出肺癌來,真是不知道怎么說好。 廣州日報:對父親剩下的時光,你有預想過嗎? 胡雪瑩:醫(yī)生說,肺癌晚期,三個人中大概有兩個可以活6~8個月,這是醫(yī)學術(shù)語,指的是生存概率?,F(xiàn)在3個月過去了,我很樂觀,父親也很樂觀。 “照顧家人是生活的一部分” 廣州日報:平時跟家里聯(lián)系多嗎? 胡雪瑩:多啊,因為家里有兩位老人,我和我哥其實是輪著回去照看老人的。只要家里有事,我兄妹倆都會趕回來,基本上每天都跟父母通幾分鐘電話。照顧家人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 廣州日報:所以你毅然決定辭職回家照顧父親? 胡雪瑩:是的,我當時聽到父親是癌癥晚期的時候,心里都懵了,覺得醫(yī)院肯定搞錯了。后來我跟家人商量,決定辭職照顧父親。說實話,照顧家人就像穿衣吃飯一樣,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父親不是患癌,而是生了別的病,我也一樣會回來照顧他。 廣州日報:你老公支持你這樣做嗎? 胡雪瑩:我老公也特別支持我這個決定。在我們的家庭里,無論是誰,公婆或是我父母,誰生病都要照顧,都要治療,不會爭誰出的多誰出的少。只是我媽聽到后,不太理解,時不時嘆息,“工作辭了怎么辦?。俊?/p> 廣州日報:媒體說你老公準備春節(jié)到你老家舉行婚禮,讓你父親高興高興? 胡雪瑩:我們領證的時候,按習俗,要在娘家請親戚吃個飯,辦婚禮是在男方家辦,但當時我們經(jīng)濟條件不好,就想存點錢今年再辦,沒想到就出了這個事。我老公說的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就和他父母春節(jié)來我家,兩家人一起團聚,不是舉行婚禮。 “我想背也要背著父親爬上長城” 廣州日報:在北京這幾天花了不少錢吧?對首都有什么印象? 胡雪瑩:今晚把賬算清了,6000多元呢,其中機票就花了3000多元,但是很開心啊,因為父親終于見到飛機了。 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北京,很開心。這里的人都特別好,路邊小攤販、服務員、司機師傅、路人……只要見到我們有需要,就立刻來幫手。這些在他們眼里可能只是舉手之勞,但是讓人覺得好溫暖。 廣州日報:你父親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當時怎么爬上去的? 胡雪瑩:父親年紀大,又生病,我擔心他上公交車周圍的人不能接受他,流鼻涕什么的,所以都選擇打車,但出租車經(jīng)常不載我們,因為帶著輪椅,輪椅放不下,后來我們坐了幾天三輪車。爬長城時,我想我背也要背著父親上去,但是他不要我背,最后等于是我拖著抱著他上去的,他扶著欄桿,身體基本靠在我身上,他90多斤重,我自己也就90來斤。 廣州日報:團里的人是不是都叫你們別爬了? 胡雪瑩:豈止是團里的人,旁邊的人都叫我“姑娘,別爬了,我們平常人都爬不了”。臺階很高,但我們還是爬上去了,也算是滿足了父親的愿望。 廣州日報:接下來還打算帶父親去其他地方嗎? 胡雪瑩:之前父親提過還想去南京、上海、杭州看看。這次出來本來是準備花半個月出游的,但現(xiàn)在看來,出行久了,怕父親撐不住。 “工作、生活什么的都可以再來一次,一切都可以放掉” 廣州日報:這次變故有沒有給你帶來心理上的沖擊? 胡雪瑩:我現(xiàn)在很淡然,目前來說依然是老人至上,讓他過得開心、過得好好的。生老病死的事我也想通了不少。對于我來說,工作、生活什么的都可以再來一次,一切都可以放掉。我只想好好照顧家里,錢的方面盡管花了很多,但該用的肯定要用。 廣州日報:在外面生活這么多年,回到鄉(xiāng)下習慣嗎? 胡雪瑩:別看他們辛苦,其實有自己的樂趣,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之前接父母到武漢,他們住了一星期不到,就跑了,說不習慣。其實父母要的不多,也就是說說話,買點小東西,照顧他們。 廣州日報:這次“出名”給你帶來困擾了嗎? 胡雪瑩:我覺得很奇怪,照顧老人這種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怎么會成為新聞呢?這是生活的必然現(xiàn)象,老人老了,就得做子女的照顧。我們自己也會老,也會生病,這太正常不過了,我沒想到會成為新聞。 廣州日報:你是準備一直陪著父親到他生命的最后嗎? 胡雪瑩:我知道父親的病治不好,大腦、肝臟、骨骼還有淋巴都已經(jīng)有了轉(zhuǎn)移的癌細胞,我也知道這是人財兩空的事,但不能因為救不了就不治了,我爸一直在治療,我會一直陪著他走到生命的最后。 文/記者林廣(廣州日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南大教授再發(fā)博文舉證同事論文造假 總結(jié)6點依據(jù)
·76歲重慶最老力哥網(wǎng)友帶你買寒衣 冬天你要溫暖
·港生在內(nèi)地也遇“水土不服”破融入難需轉(zhuǎn)變思
·教育工廠培養(yǎng)的是考試機器
·大學為何沒有拒絕高官的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