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屈建成 通訊員徐芳琳)西藥制作需要金屬作為催化劑,但過度金屬的殘留也成了國際性難題之一。武大博士生陸慶全卻用“無金屬催化”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的成果不僅得到德國院士親自撰文點評的高規(guī)格待遇,而且在國際有機化學領域掀起了一股“無金屬催化”研究熱潮。 昨天,記者從武大獲悉,陸慶全憑借自己的多個“世界第一”,當選該校唯一的全國年度寶鋼優(yōu)秀學生特等獎獲得者,并入圍全校風云學子候選人。 28歲的陸慶全是山東人,2011年進入武大化學與分子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起初他的研究的方向也是金屬催化,但在實驗中他觀測到苯亞磺酸這種分子異常活潑,幾乎可以跟任何其他物質發(fā)生反應。能不能利用它這種活潑的性質,做些氧化活化的反應呢?陸慶全開始把目光投向了“無金屬催化”這一領域。 原來,國際制藥領域在合成新藥時,一般需要通過加入金屬作為催化劑。這種反應方式雖然方便迅速,但藥物中會殘留對人體有害的微量過渡金屬。 陸慶全把大量時間都投入了進去:每周七天,他有六天半的時間都泡在了實驗室。但大半年時間過去了,實驗卻沒有任何突破,而他的許多同學都開始在各種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這時他的導師都著急起來,但固執(zhí)的他,卻謝拒了導師給他的容易出成果的其他研究方向。 忽然有一天,他靈光一閃:可不可以用能檢測到的大分子有機堿作為參照物觀察實驗過程?這一次,他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2012年8月份,他終于成功觀測到大分子有機堿在反應中的變化趨勢,順利檢測到了反應的動力學行為。 很快,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頂級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fā)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迅速引起了國際有機化學界的關注,德國科學院院士Mathesis Beller教授撰文對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予以亮點點評。很快,國際上掀起了一股“無金屬催化”的研究熱潮。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武大博士生“無金屬催化”掀起國際研究熱潮
·女碩士因人際關系復雜 辭職轉業(yè)做服務員
·院士嘆時間被劫持 想有時間改研究生論文
·政協(xié)委員:取消研究生論文發(fā)表刊物要求
·女碩士因單位關系復雜辭職改當服務員(圖)
|